首页

女王骑马奴视频网

时间:2025-05-30 07:06:56 作者:2024年浙江检察机关对1072名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浏览量:58510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郭其钰)浙江省人民检察院29日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柴志华通报称,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和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要求,坚持依法惩治和精准帮教并重,2024年该省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同比下降3.17%。

  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浙江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预防矫治功能,2024年共对1072名涉罪未成年人作附条件不起诉。

  宽容不纵容。与此同时,浙江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主观恶性大、犯罪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2024年共对2124名未成年人提起公诉,其中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1837人;对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违反规定、拒不悔改的,依法起诉45人。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现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供图)

  “通过深化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分类干预,浙江检察机关实现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精准施策和干预转化。”柴志华介绍。

  如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涉众型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件时,依托分级分类干预机制,根据案件事实、社会调查以及风险评估结果,对69名涉罪未成年分别作出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和不起诉决定,同步全程开展精准帮教。

  “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我们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从快惩处。”柴志华表示,2024年浙江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21件2532人,并持续推进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落实,为未成年人筑牢保护屏障。

  目前,浙江已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105个,实现县域全覆盖。同时检察机关协同多部门落实未成年人经济帮扶、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多元救助,2024年共发放司法救助金336.61万元。

  数字时代,浙江检察机关正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数字化帮教新路径,建成全国首个省域数字未检平台“浙里花开·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司法保护平台”,将1190名涉罪未成年人纳入线上帮教,助力罪错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在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方面,芜湖精心绘制产业图,目前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物流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基本实现“不出园区即可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甘肃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感同身受。”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中国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共举办69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26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2024年巴黎十三区春节彩妆游行举办 中国驻法国大使参加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改革越深入,对开放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面向未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定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广东累计安排涉农资金约10.3亿元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人民教育家于漪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仁爱之心托举起学生的成才梦想,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

夜郎古酒262轮重阳下沙正式开启 首次开展“酿福论坛”

王军敏指出,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治理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到了进则胜、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环境质量改善到了推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的新阶段。”

相关资讯
国家发改委:8月2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

意见从确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规范考核认定和颁发证书、建立常态化考核认定机制、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员人才管理、强化考评人员培养和储备、建立保障激励机制、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7个方面详细阐明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部署安排。明确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是退役军人事务员的用人单位,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受理申报并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报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初审合格后,经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审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经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要严格按照《退役军人事务员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推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加大退役军人事务员业务培训、等级认定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员薪酬、津补贴等相关待遇的重要参考。支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热门资讯